10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方旭带领学院师生一行52人,到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该村建有“中国银匠村”,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贵州省百万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创业就业示范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此次研学活动是贵阳学院2023年共青团第二课堂项目“贵阳学院黔锦蜡染工坊培育项目”的主要教学内容,旨在让大学生到该村银饰工坊、鸟笼工坊、蜡染工坊、刺绣工坊、国风非遗馆等进行观摩和研学,提高非遗传承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卡拉村的“中国银匠村”实际上是一个“村中村”,是集合丹寨县非遗项目的创新高地,占地50余亩。该村不仅建有非遗手工技艺传承培训基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特色非遗手工艺制作体验工坊、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民族工艺品自媒体直播展示平台等功能区及配套设施,还有丹寨银饰锻制、蜡染、刺绣等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非遗项目传承人入驻。除此之外,“银匠村”还与黔东南州多家高职院校合作,优先保障“银匠村”的研学发展和技艺传承;为入驻的10余名非遗传承人提供展示舞台,共同拓展市场渠道。了解并近距离观摩体验银饰锻制和鸟笼制作的技艺及传承正是我们此次研学实践的主要目的之一。
看事容易做事难。同学们观摩学习之后才知道,一个看上去简单的银饰吊坠,生产也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清理铁砧和锤面、锻打后敲平边缘,再将喜欢的文字錾刻上去;接着,锉修、刻孔、焊接吊环;最后抛光。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一个精美独特的银饰吊坠才算完工。一个最普通的鸟笼,也要精选年限及大小适合的大南竹和阳轩竹,经过砍竹、破竹、除湿、定型、编织、上色等十几道工序,方能精制而成。银饰或鸟笼的整个制作过程,充分体现了其“虽繁不能简其工,虽小不能改其精”的精湛技艺,使同学们切身感受到工匠精神即是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追求更加完美的一种精神,是时代进步所需要的精神,是他们必须学习的精神。
随着认识的深入,同学们对“银匠村”的发展脉络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银匠村的一个着力点就是彰显国风之美,采取“本土非遗+全国非遗”的方式,把“银匠村”整合成集工坊、研发、培训、展示、销售、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项目创新聚集地。在此发展理念下,工艺精品展览馆、非遗传承培训学校、“国风非遗”研发中心、直播销售中心等板块,构成“银匠村”的市场骨架。
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非遗与人们的生活发生碰撞,让当地非遗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银匠村”探索实施的非遗与乡村旅游、本土非遗与全国非遗、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发展路子,短短一年多时间,“银匠村”已成为丹寨文旅融合发展和非遗赋能乡村发展的新样板。通过将非遗的传承保护与产业的繁荣兴旺有机结合,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吸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非遗发展。通过培训交流,培育一批非遗传承人;通过项目支持,打造如卡拉“银匠村”等非遗载体,通过系列活动举办,打造非遗传承发展机制、营造非遗传承发展的氛围。
引进省外非遗项目与本土非遗项目结合,做大产品市场,也成为“银匠村”的创新选项。同学们在“银匠村”的各个作坊和展馆看到,创新已成为一种“标配”,“银饰+蜡染”“蜡染+香云纱”“银饰+刺绣”“银饰+珐琅”“银器+铜叠”等古老技艺相互碰撞出的火花,闪耀着丹寨非遗传承的“双创”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非遗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它虽是历史的表达,但却不是对过往的迷恋,而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活化。
责任编辑:一审胡定华 二审党时勇 三审杨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