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下午,应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贵州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易丹妮,在马克思主义学院VR实训室作了一场题为“线下一流课程建设的经验与体会——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的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志玉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聆听了本次讲座。
易丹妮首先从“金课”的建设标准切入,以什么是好课、对课堂的描述以及教学方法的采用三个问题促使老师们进行反思,并在与“水课”的比较中突出了“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进而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对线下一流课程的建设进行详细的介绍,强调通过一流课程建设促进课程教学有内容、有活力、有效率。
接着,易丹妮在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展开学情分析,从多个侧面定位了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性和风貌特征,并讨论了00后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利弊,针对当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痛点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介绍了“三学三型”的教学模式,且通过案例分析与交流了课程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__local/F/56/FD/75E146D530ADAD12F38CEA37146_FB56D445_857F9.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胡红霞对讲座进行了总结,认为易老师的讲座全面深刻、细致入微,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操性,并对易老师表示了衷心的感谢。老师们也表示,易老师的讲座发人深省、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一审王俊斐 二审何志玉 三审杨方旭